25/11/2014

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| 罪與罰


之所以在多年以前決定要學習俄文這個神奇的語言,
其實說穿了很老套的就是為了俄國文學,
也都學到一個親臨俄國(?!)的程度了,
但來了這麼久,
直到現在才終於在俄國寫了一篇跟俄國文學有關的文章。
(↑開頭是想要搞多長 XDDDDD)
大家應該有聽過這本書吧?
畢竟在臺灣這也算是一本有名的書 > <

雖然這件事情說出來好像有點丟臉,但我有點想要知道這件事情是不是只發生在我一個人身上,所以決定厚臉皮的把它丟出來與大家討論。記得在我大概十歲左右的時候,在家裡的一堆舊書中看到了"罪與罰"。那時候根本完全不知道那本書在講什麼(或許連俄羅斯在哪裡都還搞不太清楚吧 =P),可是這個書名對身為同好的我實在是太具有吸引力了!因此就如此這般的把它拿來看了。結論是,這完全不是一本十歲小孩可以理解的書啊 XD

在臺灣讀中譯本的時候,其實我沒有非常喜歡杜斯妥也夫斯基,覺得他的語言太瑣碎,強烈的給我一種我難以接受的日本文學作品的感覺。但是在這裡看了他作品的原文片段之後,我才終於恍然大悟,原來一切都是翻譯的錯,因為俄文實在是太多一句話裡有五六個形容詞的句子了,不管翻譯的功力有多麼高強,這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啊!所以,一直以來,我都錯怪杜斯妥也夫斯基了,他能這麼有名不是沒有原因的,我在俄羅斯愛上這個作家了 <3


然而,不管有沒有語言的隔閡,我認為在俄國以外的其他國家,要深入理解俄羅斯文學都是困難的。當讀者無法感受到作者描述的那種陰暗寒冷、那種壓縮的空間感和緊繃的人群、那種在龐大的歷史洪流和藝術美的城市中的那種渺茫感的時候,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就無法理解這些文學作品了。別的不說,這裡建築物的特殊構造真的讓我在看中譯本的時候,徹底在字裡行間大迷路,直到真的在這裡晃來晃去一陣子之後,才終於知道那到底是什麼東西 XD

地點之於這部作品其實非常重要,故事發生的場景就位於聖彼得堡一個龍蛇雜處之處,杜斯妥也夫斯基本人曾經住過這個地段,那是過去的一個地下市中心、紅燈區和下流酒館聚集之地。這裡有個很有名的路口,延伸的道路可以直直的通往莫斯科、赫爾辛基、基輔、西伯利亞等地,也是因為如此,才造成那邊有那麼強大的氣場(?!)吧!

對杜斯妥也夫斯基而言,判斷一個人到底有沒有人性,要看那個人有沒有受過任何折磨,"受苦"是一個人得到自己價值的方式。所有角色(其實基本上是全人類)都是有罪的,即便有些人看起來非常可憐非常無辜,他們其實也是有罪的,只有透過真正的贖罪,才能讓一個人獲得真正的價值。儘管這件事情一開始非常難以理解,那些非常可憐無辜的、受盡委屈的人們,他們究竟犯了什麼罪?結果竟然是,因為他們曾經選擇犧牲自己,而這也是一種罪。

這個概念一開始讓我超驚嚇,畢竟我根本是一個超愛寫犧牲和獻祭的人,我很喜歡這些事情的象徵意義和概念,所以樂此不疲的用個不停。我們老師分析的角度是,自我犧牲的人在某種程度上其實都是自私的,因為透過犧牲,他們想要得到某種凌駕於他人之上的權力,成為所謂"高尚的人",其他在相對之下沒有付出犧牲代價、或付出的代價比較少的人,就必須因為對方的犧牲而贖罪,因為對方透過自我犧牲,為自己取得了一種擁有正義的權力。

從這個角度分析,再仔細的去看罪與罰裡的每一個角色,就發現這真的是一個厲害的公式,因為它幾乎可以精準無誤的套用進每一個角色中,每一個人都做了自己認為非做不可的犧牲,而這樣的犧牲其實會對自身和別人造成難以抹滅的傷害,或許又會造成另一個人必須犧牲,形成一個永無止盡的惡性循環。而且這個概念其實超級合理到一個不行,儘管有很多種犧牲都發生在角色被逼急了的時候,但那個時候的犧牲其實都是為了要懲罰對方,例如被繼母嫌到不行最後賣身養家的Соня,而繼母之所以如此對待她,不也是因為自己曾經犧牲地位下嫁給她父親嗎?

想通了這一點之後,我不禁開始思考自己過去的心態,究竟我在描寫那些犧牲和那些獻祭的時候,那些角色究竟自私的想要得到什麼,迫使他們以這種極端的手法"犯罪"?從此以後,我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觀察角度,對人性的險惡(?!)也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啦哈哈哈!認真覺得,這也是一部值得好好重新認識一下的作品 ^_^

14 則留言:

  1. 我都說這叫做搶佔道德制高點
    這本書沒看過,但我想我還挺喜歡高處的(汗)

    只是以前從沒想得這麼透徹過
    說起來實在是個非常誘人的共犯結構啊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好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很棒的譯本喔!!!
      但這個東西實在是太難翻了,
      我覺得前輩們已無比偉大 > <

      從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角度來看,
      身處高處已犯下重罪,
      因為自我犧牲是毫無必要而且還會很快被忘記的 XD
      但話說回來誰在他眼中沒犯下重罪嗚嗚嗚......
      文學這種東西要認真起來真的會發瘋的 =P

      刪除
  2. 自己承認(舉手)
    我就是那個小時候看到書名就拿來看
    現在內容完全忘光光的人~

    可能是因為看的是有注音的版本,印象中它被我歸類在還算好看的範圍(即使沒有本來以為會看到的東西XD)
    拜書名之賜這應該是我第一本世界名著吧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哈哈哈小時候看的東西本來就不會記得多少啦 =P

      竟然被歸類在還算好看的範圍!!!
      我第一次看玩的時候超討厭它的 > <
      (不過說不定只是因為太過失望了 @@)

      刪除
  3. 跟我一樣,我那時也是被書名吸引去看的,不過那時年紀小其實看不太懂XD

    回覆刪除
  4. 看到書名就拿起來看+1,結果發現自己被騙惹Q_Q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真的是發現自己被騙了!!!
      根本是一本超級沉重到不行的書哈哈哈 XD

      刪除
  5. 小時候看到書名就拿起來看再加
    結果一直期待卻還是沒有.....

    不過那時覺得滿好看的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家長們應該都很感動,
      想說我的小孩竟然會想看這種世界名著,
      殊不知 XDDDDD

      我那時候不太喜歡,
      但現在覺得怎麼可以這麼好看 > <

      刪除
    2. 沒有惹我媽是那種"少看書多學學同齡小孩看看電視打打遊戲機啊!!!"的家長

      說起來小時候都愛看古代背景的小說
      想起來也有很大部分是因為打屁股情節出現的機率比較高 (默)

      刪除
    3. 其實我媽也是啦呵呵呵~
      但我覺得那根本是因為我們看太多書了的關係吧 XD

      可能因為比較古老的書都很大男人主義思維,
      對我們而言自然有各種腦補空間 > <

      刪除
  6. 我大概也是10歲時被這本書的書名誘惑了...
    這簡直可以做為一個"抓周"的概念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天下的同好都是一樣地~
      原來每個人都被騙過哈哈哈,
      這個書名太奸詐狡猾了 > <
      (↑是想怪誰 XD)

      但如果完全客觀不以TTWD的角度來看的話,
      真的是一本值得深思的好書 =P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