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我想要在回顧我入圈以來的各種成長之前,
先在2016年的第一篇文章,
回顧過去一整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莫名其妙的事情。
這是Taylor Swift的專輯Red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歌,或許一直以來留著它沒有用,就是要等待這一天吧!我終究是個宿命論者,無論自我質疑幾百次,每次都會得出這個一樣的結論。有人認為喜歡悲劇的傾向會將人導向悲劇,但倘若人的生命就是由悲劇編串而成,對悲劇的莫名偏好似乎就顯得更加理所當然了一些。
雖然是今年的第一篇文章,但第一個月也已經過了超過一半。不過這個時機也算剛剛好,畢竟去年真正在2015年寫下的第一篇文章(不是提早寫完排程的那種),也差不多是在將近一月底的時候寫成的。從去年的一月底到今年的一月底,我心境的基調明顯到不行,反正就是為了同一件事、同一個人,永無止盡的鬼打牆鬼打牆鬼打牆鬼打牆......有時候連自己都難免覺得簡直歹戲拖棚,明明就已經沒有什麼好演的了,還硬要像那種一演就是好幾百集的鄉土劇,不停的出現只讓人疲憊的劇情轉折,在以為一切已經歸於平靜的時候,新的荒謬續集就會出現。
就像契訶夫的劇本《海鷗》裡的男主角科斯加所說的:「在紙上高談闊論何其容易,但在現實中卻如此困難!」好像每次發生了什麼事,無論痛苦還是喜悅(儘管這些所謂「喜悅」也都摻雜痛苦),我都可以埋頭狂寫,好像寫出了什麼就可以對自己有個交代,但是真的是這樣嗎?一年過去了,跟去年此時的我比起來,除了更加自暴自棄、更加絕望,我的心理狀態有任何的成長嗎?翻閱著過去的文章,得到現在的自己哭得和一年前一樣慘烈的結果,我想這個問題也不需要探討,就可以得到答案了。
既然再也不想要和他有任何接觸,直接封鎖他,似乎是保護我自己最好的辦法,但我只是很愚蠢很莫名很神經的希望,我們的「不聯絡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狀態,不是我造成的結果。而這樣被動的決心直接換得他的狂妄,似乎又將我靈魂上的傷口挖出更大一個洞,如果這個修辭學上的靈魂成為可以流動的實體,我可能早已幻化為流淌的液體或飄浮的氣體,不想被拆解,卻只能離自己越來越遠。我知道淚水終將流乾,但在那之後,自眼角滑落臉龐的,就是鮮血。
我只希望他當作我死了,在他一次又一次的無情摧殘下緩緩的、緩緩的死去,或許,只有在他下定決心要遺忘我的那一刻來臨之後,我才能逃出他的陰影,過著我那曾經被自己嫌棄過於平凡、如今卻無比渴望的生活。現在的我,只能在死寂中期望:這是他最後一次欺騙我也欺騙他自己,這是他最後一次企圖將我留在身邊,這是我最後一次認真的問他問題,也是我最後一次指望他的回答。
於此同時,我也終於認清,絕望的大喊不足以拯救自己,我必須用這無力的雙手,一點一點的,將自己自泥濘中抽拔而出。
我用了一整年的時間,放任一個人以命運之槌將我擊成碎片,在這段過程中,一些過於細微的粉末,早被事不關己的強風吹颳而去。儘管現在的我已經開始相信,我可以把這些殘餘的碎片一一拾起,重新拼出一個完整的我,但是這個新的我,已經和碎裂之前的那個我完全不同了。但是沒有關係,成長就是不斷的把自己變成和以前不一樣的形狀,只要我還認得出自己、認同自己,這個陌生的全新形狀之於我,就會有嶄新的意義。
中文標題:「碎碎平安」XD
回覆刪除這個翻譯完全符合天時地利人和欸!!! XDDDDD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