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/04/2014

The Moment, the Hours | 時刻


"時間"之於每個人的意義都不盡相同,
因為時間珍貴的層次不同,
所以每個小時對每個人而言,
都是無可比擬的獨立個體。
之所以想一寫這篇文章,
除了一個作家、一本書、一部電影之外,
還包括一些我似乎仍然無法訴諸文字的東西。



  "My mind went to an empty place, saying 'What is lost?', 'What is over?'"
—Virginia Woolf



記得在還超爆小的時候就看了"The Hours(時時刻刻)",但是有看過的人一定都知道,這部電影其實還蠻有深度的,內心戲的part佔了整部電影的大部分,也是重點所在,再加上總共有三段時空排列在一起的故事線,對小孩來說其實有點難懂。因此,相當然耳,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完全無法理解它在幹嘛 XD

但是去年年底的時候,在因緣際會之下,配合了一本名為"Ms. Dalloway"的書(電影中Virginia Woolf的片段她正好在寫這本書),我重看了一次這部電影,在那之後產生了無限思考。雖然這是一本以意識流手法寫成的書,非常難以理解,但是無可否認的,這本書在我重看電影的時候,佔了極大的重要性。

我認識了迷人的作者Virginia Woolf,還有她筆下著名的角色、以及這些角色的延伸。或許要說她迷人會招致大部分人的反對,但我覺得我似乎能稍微感受到她靈魂的重量,因為她把這些她幾乎無法承受的重量轉化為文字,埋進字裡行間,想要藉此逃避現實,彷彿她只有寫作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活著,她人生中的其他時間都不重要似的。

我可以想見虛無主義者會批評上面這段話氾濫著浪漫主義思想,而且大部分都只出自於我的想像,但是我完全可以在心目中描繪這個畫面,就像我徹底能想像Edgar Alan Poe鐵定希望,自己真的是因為電影The Raven裡的那個原因而死去的一樣。

於是看完了書和電影(基於這篇的目的不是介紹它們,我就不詳細說明了 =P),相信看得懂的人都不禁思考,究竟對自己來說,是生命中幸福的那一剎那最重要,還是其他平淡的時時刻刻?

印象非常深刻的是,電影裡由Meryl Streep飾演的Clarissa說過的一段話,她回想過去,想起自己曾在某一個時候感覺到那種若有似無的歡樂,當時的她以為,那是幸福的開端,這樣的開端將會帶領她走向一連串的幸福未來。但是,在多年之後,她才終於明瞭,那不是幸福的開端,它就是幸福本身。幸福就是那個當下,要是沒有好好掌握,就會無聲無息的消失不見。

所以想到時間的意義,因而聯想到幸福和死亡,因為時間的意義不就定義了幸福的意義和死亡的意義嗎?

結果其實任何想法都沒有所謂對錯,但它們會決定我們活得快樂與否,也會決定我們怎麼定義自己的生活。無論我們選擇不斷去回想最珍貴的"那一刻",還是從平凡日常的時時刻刻中找尋生命的意義,我們都無可避免的要活在一個交錯於回憶和現實之間的時間軸,不衝突的兩者隨時可以重疊交纏在一起,因此在我們腦中,過去和現在,或許是同時進行的吧!

因此,既然在有限的時間框架下,已經塞滿了正在做的事情、過去曾經做過的事情、甚至還有未來打算要做的事情,沒有人會擁有"多餘的時間"這種奢侈的東西。既然如此,不想做的事情,就別做了吧。

無論是無法忍受平淡無奇的時時刻刻、還是無法忍受最璀璨的那一剎那從指縫間溜走,只要能確實的做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,完成每一個看似不值一提的目標,任何一種形式的選擇,想必都能讓人在最後一刻感到心滿意足。或許最後的最後已經大偏題到一個我根本忘了本來打算說什麼,但我想,這一切的一切,就留給大家用感受Virginia Woolf文字的各種情緒,來細細品味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